a股杠杆交易平台:股票账户怎么开通杠杆-基金生态隐秘的角落:“机构先跑”伤害了谁?
今年,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官宣离任。而在官宣前 ,他们离职的消息就在业内暗暗流传 。
通过多只基金的季报数据,界面新闻发现,面对或真或假的离职消息 ,不少基金持有人都会选择赎回观望,而提前赎回大量资金的多数为机构投资者。信息不对称的基民,在基金经理官宣离任后才意识到正在“傻傻站好最后一班岗 ”。
机构投资者作为某些基金的“大金主” ,为何能提前精准知晓基金经理的变动?“机构先跑”的背后,折射出一个公募基金被质疑许久的问题:同为投资者,个人和机构何时能真正实现信息平等和同权?
机构先跑
数据显示 ,截至11月10日,今年已有276位基金经理离任,其中不乏邹曦、江峰 、马龙、鲍无可、周海栋 、杨思亮等知名基金经理 。
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,上述绩优基金经理官宣离任前 ,他们的代表作基金均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提前赎回。
表:今年内离任的多位基金经理,均在官宣离任前基金出现了提前赎回的现象 来源:基金定期报告,界面新闻整理
8月2日 ,宝盈基金公告称杨思亮因内部工作调整离任,离任宝盈增强收益债券、宝盈优势产业混合、宝盈品质甄选三只基金,并已经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了变更手续。8月30日 ,杨思亮再次官宣离任宝盈品牌消费 、宝盈价值成长、宝盈消费主题等三只基金,至此他名下已经没有在管基金 。
而早在杨思亮8月2日官宣离任之前,二季报数据显示 ,他的代表作宝盈增强收益AB、宝盈品质甄选A两只基金分别出现了7.51亿份 、2.22亿份的赎回,规模分别缩水13.71亿元、17.1亿元,相比一季度末规模缩水73.51%、64.3%。
宝盈品质甄选2024年报显示 ,A份额机构持有占比为79.53%,C份额机构持有占比为66.53%。而到了今年中报,机构持有占比则变成了55.27%、46.22% 。
同样,曾在华商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的周海栋也在2024年末传出“要离任 ”的消息。今年3月12日 ,周海栋官宣离任。今年一季报显示,他曾管理的华商优势行业 、华商甄选回报A分别被赎回13.46亿份、4.8亿份,相比去年年末规模缩水24%、15.9%。
无独有偶 ,今年3月22日,招商基金旗下知名的固收大将马龙也宣布离任 。而在去年四季度,他曾管理的招商产业 、招商安心收益分别被赎回8.19亿份、3.82亿份 ,相比去年三季度末的规模缩水为6.08%、16.53%。
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。2024年7月21日,丘栋荣宣布卸任旗下全部产品的基金经理,同时不再担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等职务 。而早在当年3月末和4月初 ,丘栋荣将离职的消息就已在业内流传。
界面新闻记者整理季报数据显示,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,丘栋荣的代表作中庚价值领航混合 ,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被净赎回6.09亿份 、10.36亿份。该基金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,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从2023年末的45.24%下降到2024年中的23.22% 。
同样,在离任前被大笔赎回的还有曾在圆信永丰担任副总的范妍。2024年4月2日,范妍宣布离任 ,而她的代表作圆信永丰优加生活,在2024年一季度被净赎回2.1亿份。对比该基金的2023年报和2024年中报,在范妍传言离任和离任后的半年内 ,机构投资者从50.67%锐减到26.84% 。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现有的基金持有人一般分为三类,分别是个人投资者、内部持有者和机构投资者。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 ,包括保险公司、养老基金 、银行、企事业单位等。
近年来,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逐年增长 。2012年末,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为29% ,到了2019年末攀升到51%,占据公募基金半壁江山。2025年基金中报数据显示,机构持有占比为48.25%。
其中 ,机构投资者是债券基金最主要的持有者。截至今年6月末,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占比为84.4%,与去年末的84.72%相比,基本持平 。
相比个人投资者 ,手握巨额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往往被认为是“聪明钱”和“救命钱”。面对机构投资者,“引进来、留得住 ”是公募机构销售部门的最大原则。
“‘聪明钱’是说机构投资者本身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平,他们实际上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做好资产配置与组合管理 。购买公募基金实际上主要是发挥公募基金的配置作用。”某头部公募机构销售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
而“救命钱”则更直观 ,在公募基金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当下,当一只新基金依靠自身发行能力很难达到2亿元的成立门槛 、或者一只持营的基金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元“清盘线 ”时,机构投资者都会成为“救命稻草” 。
正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 ,所以在认购、申购或者赎回基金时,也享受一些“特权”。
“相比个人投资者,机构客户呈现出数量少、金额大、水平高 、业务多元等特点 ,因此机构销售会通过密切的投研交流、观点输出、上门对接等方式做好直接服务,与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客户关系,从而实现合作目标。”上海某头部公募销售部总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。
“服务机构客户 ,强调的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,即及时响应和满足对方的需求,提供某个品类或策略的投研服务路演交流等。 ”某公募机构销售部门负责人表示,毕竟市场上同类产品那么多 ,机构不买你家的,还可以买别家的,这时候比拼的就是服务。
该负责人举例表示 ,当重点新产品上报还未获批时,针对重点机构客户的路演 、推介已经开始,“要提前把大客户抓到手里” 。
那么当公司旗下绩优基金经理想离职时 ,机构客户是否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?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为了维护和机构客户的良好关系,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、人员的稳定性、平台对基金经理的赋能等多个因素都是机构销售密切关注的信息。一旦可能发生变更 ,一般会及时通知机构客户。
“相比个人投资者的慕名而来,机构客户认购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,更多的关注产品本身的策略 、稳定性、产品的运作机制等。而基金经理本身的稳定性是机构客户最为看重的 。”上述公募机构销售部门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
“特权 ”伤到了谁?
机构客户的“特权” ,伤害的不仅是个人投资者,还包括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。
2021年7月份,时任中海基金的基金经理彭海平在朋友圈吐槽某家保险资管公司,称该机构在知道他持仓及风格的情况下 ,短短一周内先是接连申购中海可转债3700万元,紧接着又赎回2000万元 。这种频繁的“投机”行为给他的投资操作带来巨大的困难。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按照现有规定 ,在基金的单个开放日,基金赎回申请超过上一日基金总份额的10%时,为巨额赎回。当份额被赎回过多后 ,基金经理将被迫调整投资组合的仓位,卖出持有的资产,变成现金 ,用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 。受此影响,基金的净值可能会出现下降。
“举个例子,按照公募产品的‘双十’规定 ,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,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百分之十;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,不得超过该证券的百分之十。如果出现大量的赎回,基金经理将砍掉一部分仓位 ,以满足规定 。在当前的震荡行情中,砍仓可能会错过某一个板块的上涨。 ”某公募基金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。
“机构投资者是大户,他们消息灵敏 ,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早跑了,我们基民最惨,等看到公告知道消息后 ,大户都跑完了 。”家住深圳的徐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,他去年年初在支付宝内买了一只QDII基金,该基金因为重仓某只港股消费股而业绩不菲。但在今年一季度 ,贴吧内就有“基金经理要离任”的消息传出来。虽然基金公司并未官宣,但该基金的业绩走势却和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今年3月份,该基金的原基金经理突然宣布离任 。随后一季报显示 ,该基金经理离任后,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已经出现了调整,此前持有的个股已经被接任的基金经理卖掉了一部分。与此同时,一季度该基金被净赎回了0.68亿份。
机构客户听到风声提前赎回 ,这算不算内幕消息侵害基民利益?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基金经理在离职前,提前向合作机构透露消息的行为 ,从职业伦理和市场透明度的角度来看,确实存在引发质疑的空间 。
“目前来看并不违规,因为业内并没有针对这一现象的具体政策。当前行业普遍存在一种危险的认知误区:只要程序上符合监管规定 ,操作就是正当的。 ”某公募合规人士表示 。
公募基金作为面向公众募集资金的金融产品,其运作应当遵循公开、公平 、公正的原则,确保所有投资者在同等条件下获取信息的权利。而“机构先跑”的行为根源于信息的不对等 ,严重损害了个人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平等交易权。
今年5月份,证监会发布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强调坚持以投资者为本 ,并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。
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目前行业统一的机构投资者营销服务平台已经上线,并将全面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。自此,机构投资者有望迎来强监管时代 ,通过信息差等“特权”带来的投机行为或将被杜绝。
(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)
股票中的杠杆是什么意思:股票杠杆账户怎么开通-中毅达: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 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
股市杠杆怎么开通: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晕了晕了!机构大动作调仓 55只行业主题ETF被疯狂扫货 而热门的半导体竟被悄然抛售
股票在手机上怎么买卖:炒股杠杆有哪些app-科技股迎重大利好 “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”将设立!海外机构扎堆调研股来了
股票杠杆账户怎么开通:上股票配资交流-特朗普:已做出有关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导弹一事的决定
股票杠杆开通的条件:股票卖出技巧最简单的方法-“百亿级”基金业绩回暖!机构: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“慢牛”
股票怎么开通杠杆: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高股息+低PE+低PB+机构扎堆青睐股出炉(附名单)
天盛优配_配资炒股_股票杠杆配资_实盘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

